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教育要從覺察與體驗開始-舊寮國小推展種稻體驗活動,讓知識與生活結合

「呷米要知米價,更要知道稻米從何而來」!舊寮國小位於屏東縣高樹鄉,學區家長多半務農,但許多學生還是缺乏農業學習以及體驗機會,因而也不易體會農人從事農務的辛勞。有鑑於此,該校特向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申請「學童種稻體驗計畫」,希望透過實際勞動的經驗,讓學生體驗農夫耕作的辛苦,並瞭解「盤中飧」的得來不易,進而養成愛物惜物的美德。
  2月23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該校假附近農田舉辦「流汗播種,深耕舊寮」的插秧活動,由該校舞獅隊表演拉開序幕,在來賓一一致詞、祭拜「田頭伯公」、祈求豐收後,由校長致贈農家三寶(秧苗、斗笠、毛巾)給學生,接著,由專家指導插秧技巧,最後,師生共同捲起褲管,下田體驗插秧,即便烈日當頭,小腿沾滿了泥巴,師生卻不以為苦,反而樂在其中,歡笑與驚呼聲此起彼落,形成熱鬧有趣的場面。
  該校英語科任吳育仲老師表示,他從小在都市長大,從未碰過農事,經過這次體驗,才深刻體會務農的辛勞,也佩服農夫彎腰插秧所涵養的腳踏實地、勤懇的態度。
  四年級學生黃貴麟表示,家裡雖然也是務農,但很少幫忙過。這次的體驗感覺很新鮮,腳剛踩下去水田時,泥土濕濕黏黏的,剛開始感到不習慣,但後來慢慢插秧,看到自己插的秧苗之後,反而覺得很有成就感。
六年級學生楊惠渝則認為,能夠在自己畢業之前,參加這樣的體驗活動,為國小生活留下美好的記憶,覺得很有意義!他也希望秧苗可以趕快長大,在畢業之前可以參與稻子的收割。  該校校長張文禎表示,插秧象徵著種稻體驗活動的序曲,學校在本學期除了一方面讓孩子觀察記錄稻子的生長之外,也準備在收成後將輾成的白米加以包裝,分送給小朋友做紀念。為了深化種稻體驗活動內涵,學校並將邀請專家蒞校講解水稻栽培管理等相關知識,同時規劃一連串的創意藝術課程:如製作稻草人、農家手工藝製作等,學校也將設置農家情境靜態空間,介紹農具的名稱與用途,讓小朋友能感受到舊日農村情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