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舊寮國小水圳自行車活動(引自綠元氣-大津農場部落格)

三月三十日,春天從水圳出發了!

高樹鄉─水源保護區,一個水圳系統涵蓋面積為全臺之冠的鄉鎮,它所灌溉的農地面積廣達千餘公頃,為了讓後代的小朋友認識家鄉水圳的文化,由舊寮國小發起這項水圳巡禮活動,在綠元氣協辦下,這一天我們沿著舊寮、新豐地區的圳路,出發!

首先素鑾老師先向小朋友說明整個高樹鄉的水圳文化,引導式的說明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也先讓小朋友們對於水圳有一個概念,接著整好裝備我們便朝第一站─百年雀榕出發了:翠綠枝椏、繁葉茂盛,深入地底的盤根更為壯大,雖然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卻從不佇足欣賞,這一次有了這一次機會當然要好好的學習大自然的神奇。而在榕樹旁有一座水塔,上面題了「飲水思源」四個大字,如此告訴著我們在生活上無論什麼事都要懷著感謝的心。

接著我們在新豐新圳做停留,看著湍急的水流對應水路旁的農田,似乎是農民想要讓農作物更茁壯的決心,沿著水圳我們來到大津農場稍作休息之後,我們接著到「引水函洞」,引水函洞是高樹鄉水圳最重要的源頭,引自高雄縣那方的水源到這裡,其工程之浩大,從日據時代就使用至今,雖經歷八八水災漂流木的衝擊,它依舊完好無缺可見當時工程高品質的要求。

繼續踩著腳踏車,小朋友們略顯疲態,我們來到漏砂公園這一站看見了許多工程車在為八八堤防重建做努力,而我們也在這裡看了新舊圳的分界閘門將水路一分為二的送往更廣的地方,這 時素鑾 老師也拿出風災前的照片,讓小朋友們看這次水災帶給地方的傷害,讓我們不得不輕忽大自然的力量。

中繼站是沈大哥的蔬福園,在我們還未到時就煮了一鍋綠豆湯等著我們的到來,香甜的綠豆湯和香草茶帶走了我們的疲累,我們在這裡看了沈大哥種植的「青竹絲」─蛇瓜及園中種植的果子,在這裡稍作停留之後我們便回程往會長的蕃茄園採蕃茄及阿嬤的洗衣場,早期人民的智慧用水圳的水來洗衣服,是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最佳寫照,這一路也讓小朋友們學習到了非常多的知識,不走一趟水圳也從未了解水圳的故事,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林因水而秀、山因水而奇,水對於自然萬物是最不可或缺的元素,而灌溉農地的水,也就如同灌溉我們的生命,引水思源我們對於水源要懷著一顆感謝的心,在這一天裡我們走過了水圳,也聽過了水圳的歷史文化,希望在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流傳下去。
資料來源:綠元氣-大津農場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powerland/1577586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